创新工作室组织中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与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进行风电、光伏建模研究工作交流

日期:2018-04-08 作者:魏平 关注:

仿真计算表明:稳定计算的结果与模型关系密切,西北电网中新能源占比较大,风电、光伏模型的准确性对仿真结果影响愈发重要。为了更精准地反映风电和光伏在故障过程中的动态行为,需对风电、光伏模型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的准确性。

 

4月4日,创新工作室组织中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与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进行交流,双方就风电和光伏实测建模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介绍了风电和光伏实测建模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分布式光伏接入系统的相关模型进行了简单分析,双方针对风电与光伏建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谈论。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这次交流受益匪浅,通过本次交流,分享了经验,增进了了解,凝聚了共识。

 

在创新工作室的推动下,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一直在跟踪国内外风电、光伏建模的最新研究进展。2009年,随着西北电网新能源的不断接入,开展了风电、光伏建模的相关研究。2010年,《西北电网稳定计算用风电机组模型及其接入系统等值方法研究》项目提出了适用于西北电网稳定分析计算的风电机组模型及其接入系统等值方法,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2年12月中旬,由国家电网西北分部牵头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甘肃电力公司、酒泉地区各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厂家等数十家单位参与,在酒泉风电基地开展了低电压穿越能力验证试验,是国、内外首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专门针对风电机组涉网性能开展的扰动验证试验,一方面利用试验手段来检验整改措施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该试验为后续新能源建模的研究积累数据,对风机各主要模块研究,完善了新型模型。2013年6月,国家电网西北分部牵头。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青海电力公司、海西地区各光伏电站、厂家等数十家单位参与,在青海海西光伏基地开展了低电压穿越能力验证试验,是国、内外首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专门针对光伏电站涉网性能开展的扰动验证试验,提出了适用于大规模集中送出模式的光伏发电站等值建模方法,并在仿真软件实现实用化。2014年,《大规模集中入网新能源建模及应用研究》项目提出了适用于大规模集中入网风电、光伏发电实用化电网计算仿真模型,获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陕西省2015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沟通,充分协作,结合本次交流情况,针对西北电网的实际情况,对风电、光伏模型影响西北电网实际运行的特性进行进一步地深入分析,优化风电、光伏控制策略,为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和保证电网安全运行贡献力量。

                                                 (供稿人:魏平 王吉利 柯贤波 牛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