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韶直流及近区新能源输送能力同步实现“双提升”

日期:2018-02-26 作者:admin 关注:

2018年2月11日,随着新版《±800千伏祁韶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控制要求》的下发,祁韶直流输送能力由300万千瓦提升至340万千瓦,该档位下祁韶直流近区风电最大出力由150万千瓦提升至260万千瓦,祁韶直流及近区新能源输送能力实现“双提升”。通过提升祁韶直流输送能力,每年最大可提升跨区外送新能源电量约10亿千瓦时,通过提升近区风电输送能力,每年最大可减少近区新能源受限电量约30亿千瓦时。

由于新疆与西北联网通道网架薄弱,祁韶直流换相失败过程中,风机和直流有功同时跌落导致无功大量盈余,造成风机机端暂态过电压大幅升高而脱网。为抑制暂态过电压,风机大发和直流大功率不能同时出现,造成两者出力呈现“跷跷板”的关系,在祁韶直流大功率送电情况下,近区新能源受限问题尤为突出。

2018年以来,针对上述问题,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以分部领导“四个提升”为工作方向,在国调中心的指导下,以创新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紧抓西北电网安全运行特性从多方面开展工作,通过“组合拳”再次提升祁韶直流及近区新能源输送能力合计150万千瓦。

一是完成新疆哈密地区风机耐高压能力改造工作。西北分中心组织新疆区调完成了新疆哈密50家风电场746.4万千瓦容量的风机1.2p.u.耐高压能力整改工作,进一步降低了祁韶直流故障导致新疆哈密地区风机脱网的可能,提升祁韶直流及近区新能源输送能力。

二是利用大数据挖掘思路深挖西北电网潜力。大规模新能源脱网后西北电网首要面对的是频率问题。西北分中心对西北电网近年来高峰负荷及低谷负荷的年内变化趋势及年际增长趋势进行了海量的数据分析,确定了未来一定时期内西北电网可能出现的最小负荷,并基于该负荷分析计算出西北电网可承受的最大不平衡量,提高祁韶直流近区风电的最大出力。

三是“由大入小”精细化分析单一风机暂态过电压影响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解决方案。在国调中心的指导下,西北分中心与中国电科院结合祁韶直流近区风机大量运行和试验数据,开展仿真比对工作,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控制类型的风机在故障过程中的有功、无功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完成甘肃酒泉地区、新疆哈密地区数千台风机的全面调研梳理,提出了风机机端、各风场在事故前运行方式优化控制方案,降低风机过电压脱网概率。

下一步,西北分中心将继续针对祁韶直流近区风电受限问题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提前实施系统保护“应对新能源功率损失量的频率电压控制”措施、开展西北特高压直流“直流频率调制功能”实施、近区风机1.3p.u.耐压能力改造等进一步提升祁韶直流近区新能源送出能力。